不知何時,唯有自己諦聽的細微聲音,
那聲音牢固地上鎖了。
從那時起,
語言失去出口。
現在,只能等待新的聲音,
一天又一天,
嚴肅地忍耐地等待。
【杜潘芳格,〈聲音〉,《遠千湖》】
身兼客家族群、跨越語言的一代及女性詩人等多重身分,〈聲音〉裡道盡了杜潘芳格在時代變遷中,跨越語言的悲哀,從而使得她更能體驗到身處在邊緣文化的苦處。1927年,杜潘芳格誕生在日本時代的臺灣,在19歲那年,抗戰結束後,她成了中華民國國民,在新制度與北京話下,開始學習新的生活。另一方面也相繼邁向結婚、組織家庭、工作養家等歷程,過著一般常見的女人生活,後來在越戰的影響下,移民到美國。
在臺灣的社會,性別歧視使得杜潘芳格,在現實中的「傳統賢妻良母」與「理想的詩人」有所衝突,造成了其對於自身女性主體的掙扎,甚至引來家人的不諒解。幸而她心裡從未放棄創作,到了兒女長大成人之後,再度現身詩壇。1964年《笠》詩刊社成立,「笠」成立的第二年,杜潘芳格加入該社,成為「笠」詩社的一員,從此受到李元貞、李敏勇、鄭清文等人的鼓勵與支持,陸續地發表中文詩作。
而今,她已認同自己所生存的這塊土地─臺灣,不再背負時代的枷鎖,並不斷以自己的母語作為書寫的工具,其創作從日文到中文,再由中文到客家語,一再顯示出她不斷地在思考自身處境與文化意義的關係。
以一位臺灣的女性詩人立身於文壇,杜潘芳格的詩作不流於修辭的華麗或空虛的夢境,而是兼具理性與知性的風格,使得她不僅在內容上有深厚的情感,同時也為臺灣女性詩人開啟了一個有別於閏怨派的詩風。進一步來說,作為一位「跨越語言一代」的「臺灣女性詩人」,杜潘芳格的詩確實讓我們體驗到,弱勢族群在文化霸權中所面臨的政治壓迫、社會角色扮演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