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國界的殖民地戀曲─「內臺共婚」

出國旅遊時,不少人常嚮往在異地旅途中,能譜出一段浪漫戀曲。然而,在殖民地發生異國戀曲,卻往往不是愛情無國界這麼簡單的解讀。 日本自1895年統治臺灣後,臺、日人間雖然存在著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關係,但長時間發展下,漸漸有所交流,甚至出現通婚,當時媒體稱為「共婚」。一次大戰後,日本為了因應世界潮流與臺灣社會的變化,開始標榜「內(日本)臺融合」和一視同仁等方針。自此,日本人與臺灣人的婚姻,不但正式被承認,一時間還引起社會的關注。 雖然臺日通婚已經合法,但實際上卻因為戶籍體制不同,而使日本女性與臺灣男性之間無法擁有實際的婚姻關係,這種關係情形要到1932年才獲得解決。1920年代,因臺灣高等教育設施不足,日本留學生漸多。加上受到西方個人主義思想影響下,產生為自己選擇對象的婚姻觀念,促成內臺共婚的進一步發展。 臺灣社會對於內臺共婚一事,呈現出臺、日人間明顯的差異。殖民政府方面,正反意見都有,但仍站在鼓勵同化的立場而給予正面意義。臺灣社會輿論,大多持否定態度,呈現殖民統治下的複雜心境。 留學日本的臺灣人娶日本女性,與內地對臺人歧視較低有關,當然也有部分臺灣人想透過成為日本女婿,獲得日本人的身分認同,不過反而受臺灣社會所排擠。比較起來,臺灣女性嫁給日本人的卻很少,除了婚姻觀念較保守之外,還因為聘金制度對日人而言是一種沈重的負擔。不過,卻很少日本女性願意嫁作臺灣媳婦。而從霧峰林家的日本媳婦身上,可以看到日本女性融入臺灣大家族的臺灣化面貌,其中,學習臺灣話是融入臺灣家庭的主要關鍵。 個人主義下的愛情觀念,在殖民時代已經悄悄萌芽。在殖民政府揮舞同化大旗底下,傳統的婚姻制度、異國戀曲、殖民主義三者糾纏在一起,使得不少人不加區分地對內臺通婚加以批判,甚至貼上殖民協力者的標籤。然而,我們更應注重的是,內臺共婚下的臺灣女性,不分國籍地為臺灣家庭、社會、文化做出什麼樣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