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時期漢人女裝的特色與變遷

日治初期,殖民政府對臺民的風俗習慣大抵採取放任、不干涉的政策,雖一度結合士紳推動「斷髮放足」運動,但並未強制改變漢人的服飾,故1920年代以前,女性以穿著傳統服裝為主。但因受到西化的影響,上衣由過去的寬身寬袖轉趨合身;袖子也變窄、變短,緣邊的裝飾也更趨簡化,且漸流行褲裝。裙子由盛裝穿著的馬面裙簡化成套穿式的直筒裙。 1930年代以後,隨西式教育的漸次普及,年輕女性漸改穿洋裝、日式和服,以及當時中國流行的旗袍(也稱長衫)。而中年以上或崇尚舊制的女性則多著傳統式服裝。1940年代,殖民政府為有效推展日本化,曾獎勵民眾改穿日式和服及改良式的傳統服裝,包括: 上衣長度改短、衣身縮小,以及豎領改成摺平式的西式領等。其次,為了因應戰爭需要,也鼓勵人們穿著簡便的國民服;男用服為軍服型式,女性則著短上衣配燈籠褲等。綜論日本時代臺灣女性的服裝風華,大抵有中式、西式、日式及中西合併式等,可稱是豐富又多樣。其次,女裝款式已漸脫離中國華南地區的傳統風格,轉而受日本、西方文化的影響,其樣式日趨西方化。 傳統女裝因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,在剪裁、裝飾上均出現不少的變化,茲就上衣、裙、褲與裝飾特色等分述之。 傳統女上衣的開襟方式主要有四種: 大襟、對襟、琵琶襟及直裾,其中以「大襟」的右衽開襟形式最為普遍;「對襟」為前中兩襟對開並以鈕釦繫連,多用於外褂等正式服飾;「琵琶襟」則形制如大襟,但右襟下方缺一截,形成彎曲形式,多見用於背心;「直裾」則較為少見。一般而言,女裝的開襟形式改變不多,而領型的變化則較明顯。臺灣因氣候炎熱,早期的服裝多為無領,或只有1-2公分高度。到1920年代後,開始出現高領子,高度由起初的3-4公分演變到高於臉頰。袖型也從長又寬轉成流行短而窄或短而寬等樣式。總之,衣型由寬、大、長漸轉為細、長與窄、短等合身樣式。 裙型由圍裹式馬面裙轉成直筒式的西式裙,裙頭由外接式布頭改良成用暗釦、裙鉤或鬆緊帶固定。褲型也由寬而長的大襠褲轉成流行窄而合身的褲子,以利女性出外工作等。 以布料緄邊、刺繡圖案、鈕釦等在上衣的領、襟、袖口、下襬等處做裝飾,乃漢族傳統服裝的特色之一。緄邊裝飾指以不同顏色的布料剪裁成圖案、線條等鑲於緣邊處。刺繡多見於緄邊之上,以吉祥圖案或具故事性的人物圖案為主。日治中期以後,因布料的花色、圖案變得豐富,使女裝的緄邊、刺繡裝飾日趨簡化、消失。取而代之的是芽邊及西洋的蕾絲。芽邊指裁製寬約0.3公分的長布條,盤成不同的圖案做裝飾,又稱「出芽」。隨著緣飾的簡化,釦飾顯得日漸重要,以動植物、幾何圖形、吉祥文字為圖案的布帛釦漸成為流行的重點。 1941年,日人立石鐵臣在某個夏日午後,於熱鬧的臺北街頭觀察紀錄臺灣女性的服飾狀況;在大稻埕(今延平北路一帶) 一帶,83人中著西服52人、中裝31人。在榮町(今衡陽路)18人中,穿西服9人、中裝8人及和服1人。他發現: 著西服共61人、中裝39人及和服1人。中年以下的女性穿著西服多於中裝,而年老女性則多著中式褲裝。同時,他也記錄日本女性的服裝情形,其中,穿西服61人,著和服11人,西服居壓倒性多數。大抵可推知,1940年代都市的年輕女性流行穿西式洋裝,至於傳統的女裝則日漸走入歷史……。 1930年代以後,女性穿著和服多出現於與日人交誼、應酬的場合,或是出席以日人為主的公共活動,如學生、教師參加學校活動等。也有在節慶時穿著,藉以體驗異國情調的流行時尚。和服大多於特別、正式的場合才穿著,並未融入一般人們的生活之中。旗袍也僅流行於中上階層的女性,且於盛裝的場合穿著。在皇民化時期,有些日人以「支那式」的衣服習慣與建立「國民意識」、「國民感情」相互矛盾為由,主張消除女裝中的中國色彩。然穿著旗袍雖遭到干涉,或是招來敵意眼神,它仍流行於年輕女性之間,直到1943年末的空襲時期,才消失於街頭中。

洪郁如,〈旗袍.洋裝. (燈籠褲): 戰爭時期臺灣女性的服裝〉,《解嚴後臺灣中國婦女史研究》,17期(2009),頁31-66。
葉立誠,《臺灣服裝史》(臺北: 商鼎文化出版社,2001),頁55-110。
鄭惠美,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服飾文物賞析(2)—寬身右衽大襟衫〉,《臺灣文獻》,別冊12(2005),頁59-64。
蘇旭珺,《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》(臺北:商周編輯顧問公司,2000),頁38-55、73-95。
黃氏鳳姿,〈本島婦人服飾〉,《民俗臺湾》,3卷下10號(1943),頁30-32。
〔日〕立石鐵臣,〈本島人女性服裝—夏街頭見〉,《民俗臺湾》,1卷3號(1941),頁29-30。
﹝日﹞東方孝義,《臺湾習俗》(臺北:南天書局,1997),頁5-6現代新樣式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