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臺灣漢人移民的生活習慣、風俗大抵沿承原居地文化,服裝形式大抵與中國的華南地區相類同。一般而言,漢人女性的上衣,大抵可分成衫(一般上衣的通稱)、褂(對襟的外衣)和馬甲(無袖背心)三種。衫是漢人女性一年四季最常穿的服裝形式,也稱大裪衫(閩籍)、大襟衫(粵籍)。至於對襟的外衣(褂)因開釦在前中心,容易敞開,多作為外面的罩衫。無袖的馬甲具有保暖及方便勞動的特性。
女性下身衣著有裙、褲兩種。裙型以馬面裙為主,由兩塊大小相同的布幅製成,其前後各有一長條狀的設計,稱裙門,可繡上各式圖案。兩旁則縫上裙摺,可作為裝飾之用,也方便於行走。裙頭部分則以布釦固定成一片裙樣式。穿著時,裙門在前面正中央,再用腰帶、細繩纏繞於腰際。1880年以後,曾一度流行「魚鱗百摺裙」;其裙門的刺繡精美華麗,兩旁的裙摺以細線縫成細摺,展開時有如魚鱗一般。女性穿著的褲子以合襠褲(粵籍稱大襠褲)為主。合襠褲可概分成腰頭布、褲管、褲腰帶三個部分。穿著時以腰帶綁起固定,並將多餘的部分翻折於前。又,女性著裙裝時,會在裡面穿長褲。因圍裹裙面的兩側各有開衩,不穿底褲,走起路來不雅觀。
由於同受漢族傳統的影響,閩、粵籍女性所穿的服裝型式差異不大,然仍具有族群、區域之特色。閩籍女性多著衫裙裝,且服裝色彩較鮮麗、裝飾也複雜,使用的布料種類多,且偏好絲、綢等材質。粵籍女性則大多穿衫褲裝,色彩、樣式較為樸素單純,且多採結實堅牢的棉、麻材質,只有出席隆重場合才穿著裙裝及絲綢類服裝。又,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保留了較多傳統,服裝以「藍衫、黑褲」為主。北部客家受到閩籍的影響,大襟的裝飾較繁複,且襟衫的長度較短。
其次,隨季節、場合不同,女性穿著的服裝形式也有所不同(詳表1)。還有,隨時代潮流與社會結構的變化,女裝的型式也出現變化。1880年代(同治、光緒年間),開始流行衫褲裝;袖口由寬大變成較窄小,褲子的褲口也由寬大轉為和袖子的流行一致。到日本時代,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響,女裝款式變得更為多樣化,而不敵流行趨勢的傳統女裝則逐漸走向沒落。
表1 臺灣早期漢人女裝種類表
季節 場合 盛裝 常服 春 夏 衫(閩籍稱大裪衫;粵籍稱大襟衫)、褂、襖、裙、褲、雲肩(1) 衫、褲、肚兜 秋 冬 袷衫(2)、棉襖、羊羔裘(3)、 裙、袷褲、棉褲 袷衫、棉襖、棉裘、背心(閩籍稱馬甲;粵籍稱褂袷)、 袷褲、棉褲 備註: (1)雲肩指穿在衣服上的繞頸衣飾,由1片或數片的繡片縫合而成。 (2)有裌襯的雙層服裝稱「袷」。 (3)有裌襯且在兩層之間夾棉、動物皮毛,分稱為「襖」、「裘」。
資料來源:黃春秀,〈從絢麗到樸實—臺灣早期民間服飾〉,頁6。
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,《客家衣展風華》(臺北: 寶瓶廣告有限公司,2007),頁10-60。
高本莉,《臺灣早期服飾圖錄: 1860-1945》(臺北:南天書局,1995),頁1-7。
黃春秀,〈從絢麗到樸實—臺灣早期民間服飾〉,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,《臺灣早期民間服飾》(臺北: 國立歷史博物館,1995),頁1-7。
蘇旭珺,《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》(臺北:商周編輯顧問公司,2000),頁54-58、62-65、130-133。
〔日〕吉見,〈服裝解說: 晴着上衣〉,末次保、金關丈夫主編,《民俗臺湾》,3卷(上)1號(1943),頁42-4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