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化妝品或洗髮精的廣告中,不乏有美女醫師現身代言的例子;在談論美容保養、醫藥保健的電視節目中,也常可見到她們的身影。看著螢光幕前的她們,態度親切大方,專業自信十足,侃侃而談的模樣,實令人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表示敬佩。根據統計,到2006年為止,全國各地的執業西醫共有3萬5千名,其中,女性有4,759名,所占比例僅13.5 %,而這已是歷年來最高的紀錄了。可曾想過,在男性主導的西醫職場中,女西醫要受到社會公眾的認同,背後要付出多少的辛苦與努力?
女西醫,是日治後期才逐漸興起的行業。直到1920年,臺灣才出現第一位女西醫——蔡阿信。當時,臺灣女性若想從醫,十分困難。在殖民政府及臺灣傳統社會的觀念裡,女性最好的職業,就是在家當賢妻良母;即使從事醫療工作,至多也是護士。對殖民政府而言,臺灣女生也不像日本女生那樣,有栽培的價值。因此,在臺灣根本沒有專供女子就讀的醫校。女性若要學習西醫,只有赴日深造一途。
海外留學,談何容易?所以,能到東瀛學醫的女孩子,家境至少都在小康以上,同時,這些中上層家庭的家長往往也比較開明。1930年代以後,西醫師成為新興的社會中產階級,有名聲又有地位,也讓這些家庭的父母願意、甚至主動送女兒出國習醫,日後再嫁給男西醫,形成「醫生世家」。雖然如此,這些女學生人數仍相當稀少,且自己也必須加倍用功,成績優異過人,才能獲得留學生的資格。在日本,她們還得接受相當嚴格的醫學教育,過程中也有不少人半途中輟。
這些畢業生返臺後不久,通常就會和一般臺人男西醫一樣,在外開業。到1945年為止,順利畢業且回臺從醫的女性大約只有100餘位,而同時期臺人醫師全部約有2千多人。因此,女西醫開業常是地方上的新鮮事兒,她們看診的科別多為婦產科、小兒科與眼科,原因之一是,這些科別較少需要與男西醫的競爭,擁有較多的發展空間。
這些留日的女西醫,雖然外表打扮得新潮摩登,但是多半時候,在觀念上其實還是相當傳統的,絕大多數人都走向結婚,也認為婚姻由家長作主就好。婚後,這群職業婦女便必須思考,如何才能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。勞心勞力的醫務工作,占去她們絕大部分的時間,在這情形下,選擇不用外診的科別,就是她們選擇的平衡點。即使有孕在身,她們仍得工作,生完孩子後,多半也無暇照顧,所以不少人就只好商請家中長輩幫忙,或僱請奶媽,並聘用女傭料理家務。日常生活中,她們其實沒有太多休閒活動。
女西醫的工作雖然辛苦,不過收入和地位都相當高。在一些男病患的眼中,她們甚至有如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。她們也改善了因「男女授受不親」,婦女諱疾忌醫的情況。除了在醫院診所之外,有些女西醫也會加入地方醫界團體,並透過演講活動來宣導醫衛觀念。蔡阿信還曾開辦「產婆講習所」,培育醫療人才,日後更被尊為「臺中之母」。
回顧女西醫這一行業,從無到有的歷史,可以看到,日本時代,在極為不利的環境限制之下,女性仍然在這個行業中掙出了一片天。除了家世背景的支持之外,她們在成為西醫師過程中的努力與堅毅精神,及以專業能力、濟世救人的貢獻,才是受到社會大眾敬重認同的主要原因。二次大戰後,有很長一段時間,面對男性主導的西醫界,女西醫在教育、謀職、待遇與升遷上,處於極不公平的境況之中。所幸,近年來這類情形已改善許多。
(8) 女性的好朋友─月經帶、衛生棉
衛生棉被譽為「二十世紀影響人類十大發明」之一,現在已成為婦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貼身伴侶。但是,在衛生棉尚未發明之前,古代的婦女是如何度過這不舒服的幾天?
遠古時代的女性,都是就地取材,如利用海裡的海綿,或是乾草、乾淨的葉子等,藉以吸收經血。到封建社會時代,女性開始使用乾淨的碎布當作棉墊,以中國為例,婦女在月經來潮時,會利用長長的白棉布來吸收經血,用完之後,則用清水加明礬清洗過後,再重複使用。不過,也不是每個婦女都能使用乾淨的長白布巾,窮人家的女性,只能拿破碎布巾,拼拼湊湊。
到了解嚴後臺灣,布巾改良成為月經帶,月經帶就是一種夾在女人褲襠裡面的帶子,也稱作軋襠帶。據說在1880年代的上海,女性都流行在經期穿這種月經帶。在月經帶的兩頭留有帶耳,方便細布腰帶穿過而設,婦女再把放置於褲檔的月經帶以腰帶綁在腰上,整個穿起來的模樣就像是丁字褲。
1921年,美國金百利-克拉克(Kimberly-Clark)成功製造出,第一片拋棄式衛生棉─靠得住(Kotex)。不過,當時的女性仍會用安全別針,或者是「月經帶」將衛生棉固定在內褲中。到了1970與1980年代時,衛生棉出現大突破,就是自黏式背膠的衛生棉墊的發明,從此以後,女性用衛生棉就再也不需要別針或者帶子。衛生棉在1964年引進臺灣,臺灣的第一個衛生棉廣告代言人,就是女星張艾嘉。在此之前,臺灣婦女多使用月經帶或棉布來度過經期。
第一個拋棄式棉條─Tampax,也就是導管式的衛生棉條,是由美國丹佛的Earle Haas醫生於1929年發明,1931年申請專利,1936年在美國上市。因為使用衛生棉條,不會影響到婦女的衣著和運動行為,受到了很多歐美婦女的喜愛。不過因為臺灣婦女不習慣使用置入性衛生用品,所以衛生棉條在臺灣的使用比例較歐美國家少,大多是女性運動員,為了方便運動而使用。
國外的衛生棉產品,進口到臺灣後,都會加以改良,在臺灣和日本技術交換後,開始出現國產衛生棉。之後,衛生棉不斷地發展,各種尺寸的出現,表面材質的改良,蝶翼衛生棉的出現更是有助於衛生棉的固定,所以說,生活在現代的臺灣女性真得很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