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毓秀,1954年出生,畢業於臺大外文所,後任教於臺大外文系。她自大學時期,即已踴躍參加民主運動,也曾擔任異議性社團「大學新聞社」的社長。在李元貞的引介下,她參與了婦女新知雜誌社的籌備與成立,也從此踏入婦運行列。
1980至1990年代中期,劉毓秀積極參與婦運的各個層面。就意識覺醒面而言,她在報章雜誌上撰寫許多女性主義觀點的文章,出版過數本書籍,也曾在臺大開設「女性主義的文學閱讀」、「女性主義思潮」等課程,將婦運火種傳到學院。就實踐運動層面而言,她廣泛參加眾多婦女團體的活動,包含婦女新知基金會、晚晴協會推動的民法親屬編修法運動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研究民法的過程中,她為了抗議「從父姓」法律的不合理,而公開宣稱自己從父親的姓(黃)改為母親的姓(劉)。
當女學會於1993年成立之後,劉毓秀也擔任第二屆和第四屆的理事長,並在任內主編了《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:1995年》和《女性‧國家‧照顧工作》兩本書。這兩本書集合了女性學者的才智,希望為臺灣婦運釐清座標,並標舉北歐路線作為效法的對象。
北歐路線,後來成為劉毓秀推展婦運的重心,這牽涉到她運動態度上的轉變,從觀念戰走向政策改革。由於,她自1994年起投入了萬芳的社區運動,重新體認到家庭主婦並非與婦運互斥,相反地,如果把權力輸送到她們手上,反而能以一種「照顧」的眼光來施政。
1997年,為了紀念好友彭婉如,劉毓秀參與催生了以她為名的彭婉如基金會。該基金會初期的工作,是以社區運動的方式推動治安的維護,在此過程裡,她們發現治安的好壞,其實與孩童是否獲得良好的照顧,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因此開始進行學童課後照顧,並擴大發展成對幼兒、老人、一般家庭,提供服務的普及照顧模式。此種社區運動結合草根婦運所做出來的成績,使劉毓秀確信北歐路線在臺灣有實踐的可能,而且關鍵在於人們願不願做出這種政治選擇,因此她也開始積極把這一套作法化為政策,尋求政府的接受。
為了推廣一種不同於既有歐美論述的想法,她在臺大開設了「北歐兩性關係」、「北歐平等主義」的課程,向學生介紹北歐婦運走向、政治體制及其平等主義精神,並且和學生一同在課堂上,思辨臺灣效法的可能性與作法,甚至邀請學生親身實踐。
作為一位婦運者,劉毓秀無疑有著相當多采多姿的經歷,也許我們能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,只要不放棄思考與實踐,就能達成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