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貼身衣物的演變

近方形的菱形肚兜-日治時期

  現在大家談論的女性內衣,承襲自西方內衣的服裝樣式,俗稱「胸罩」。在中國社會裡也有與西方「內衣」相同功能的服飾─「肚兜」,是清朝當時用來稱呼內衣的名詞。

  隨著時代的變遷,中式內衣呈現的樣式及名稱,略有不同,常見的名稱如小衣、褻衣、小衫、抹胸等。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,無論男女,不分閩、客族群皆有穿著「肚兜」的習慣。對女性而言,肚兜除了具有保暖的實用價值外,還有禮俗制約的意義,從一般傳統內衣「肚兜」的製造過程中,可知婦女承繼習俗而學習縫紉技術。肚兜上的刺繡圖,透過色彩與圖案的呈現,除了達到感官視覺上的調情作用,也代表著女性自身縫紉手藝的高低。對幼兒則具有防風寒內侵的作用,因此它也是生育、結婚禮俗上必備的服飾之一。如嬰兒做滿月、四月或周歲生日時,外婆會贈送肚兜給外孫。

  據日本時代民俗研究者池田敏雄的調查:艋舺地方的新娘會親自縫製肚兜,於訂婚日贈送給男方,俗稱「財氣兜」,表示兜財之意。上面的刺繡圖案有蝙蝠(表示福氣)、蝴蝶、石榴(表示多子)等,還要於中央處縫上直徑約3公分的鉛錢(表示緣份),上面以紅線繡上「卍」字(象徵幸運、長生)等。新嫁娘也會在禮服內穿上肚兜,口袋內裝入鉛錢(鉛鑄的假錢),或「鉛粉」(鉛磨成的粉末包於紅紙內)等,以「鉛」和「緣」同音,象徵有緣之意。

  粵籍新娘則於肚兜內藏曆書1本、桔餅2個、冰糖1包、小鏡1面、洋銀壹圓及銅、鉛各一,各代表壓煞、大吉、甜蜜、光明、團圓及同心、有緣等意義。漢人女性肚兜的造型大抵以近方形的菱形最普遍。利用長寬約30公分的菱形布片,下端裁成圓弧形,上端裁平,兩邊角縫上圈環,連接帶子繫在脖子上,左右兩側腰角以布繩結繫於背後。蘭陽地區的肚兜形狀則下端較寬,底部平直,左右兩端縮成帶狀;新竹地區則流行下端略窄,底部呈圓弧形,兩端縮成帶狀的外形。北部桃園、苗栗的客家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,下端略窄,底部有弧度或呈平直狀等。還有一種造型特殊的肚兜;在菱形布片下方加上方形的護腹片,較常見於中部及北部的客家地區。

  日本時代起,由於臺灣女性的服裝開始受到西服的影響,內衣形式開始產生變化。經濟較富裕的上層階級女性,開始請人訂製手工內衣或購買胸罩式內衣。

  1970年代,臺灣經濟起飛,在政府的政策推動下,紡織工業興起,加上國外流行的女性內衣樣式引進國內,國內開始發展小規模的內衣工業。後期國際性的內衣大廠,如黛安芬(Triumph)與華歌爾(Wacoal)先後於1968年、1971年在臺灣設廠,揭開臺灣胸罩的量產時代,內衣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。

  現在我們只要打開電視媒體、翻閱報紙,隨處可看見相關女性內衣的廣告,在強調女性身體自主權的風潮下,內衣成了女性展現自己曼妙身材的主要服裝,所以內衣的樣式有一般胸罩、馬甲、調整型等,而胸罩的樣式則有全罩式的、3/4罩式、1/2罩式等,顯示出其最重要的功能,在於凸顯女性特徵─乳房,以及被視為雕塑胸部曲線的工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