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臺灣平埔族女性的服裝配飾與髮式頭飾

西拉雅族老婦的頭上蒙著黑頭巾

  早期來到臺灣的歐洲人、漢人大多注意到平埔族有赤身裸體的習俗。女子常赤裸上身,以編結的草裙或以圍腰布遮蔽下體。17世紀末,郁永河等人描述平埔族女子的衣服外觀為:「一身凡三截,各不相屬」;上衣僅覆乳而露出腹部,中間以腰布橫裹遮蔽私處,長不及膝部,下身以布圍裹脛部,赤腳不穿履。然透過不同文獻的記載可以獲知:平埔族人在與外界接觸後,服裝的樣式開始出現變化。到19世紀末,無論男女皆著中國式的寬大褲子,漸與漢人的服裝無異。

  《番社采風圖》所繪的女性大多穿著帶袖有領,露出肚臍的短型上衣。直到20世紀初,西拉雅族的新娘上衣禮服大抵也是相同的樣式。據研究: 平埔族衣服的顏色以白、黑色為主,繡織的花紋以紅色最常見,其他依次為藍、綠、紫、黃色等。紋飾則多為幾何圖形,但也出現寫實性圖案。

  平埔族女性於腰間著布裙而不穿褲子。裙無裙摺,垂直而下如圓桶,稱作桶裙;利用兩條較寬的長方布,並以寬帶繫於腰之前後。男女在穿著上有一明顯的特色;女性必定裹腿而男性則否。如黃叔璥《臺海使槎錄》記載:女性以黑布纏裹小腿(「用烏布十餘重堅束其腓及踝」)。1930年代,人類學家在埔里還採集到束腓的標本。可見,以黑布裹腿乃平埔族女性平時的服飾。

  平埔族服飾文化還有一顯著的特色,無論男女都會在頸間和手腕上戴上配飾。頸上項飾大抵以螺貝為主,也有戴珠串、銀牌、紅毛錢等。手臂上的環鐲多屬鐵、銅等製品,也有以瑪瑙、蛤釧製成的。《番社采風圖》所繪的女性及兒童腕上都戴有鐲子。在1920-30年代,人類學家也採集到其配飾標本。

  除了服裝外,女性的髮型大多是束髮盤頭,其他文獻大抵也有相同的記載。但也存在區域性的差異,如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描述:中部苑裡社的男女「悉翦髮覆額,做頭陀狀,規樹皮為冠」。

  頭飾方面,《番社采風圖》中也描繪了平埔族女性的髮型與頭飾。平埔族女性的髮盤底部使用一條紅色帶子環成一圈,並簪上花草,新娘則插上雞翎作裝飾。其次,黃叔璥《臺海使槎錄》提到: 南投、水里等社的女性「頭帶紗頭箍,名『荅荅悠』,用白獅犬毛作,織如帶,寬二寸餘,嵌以米珠,飲酒嫁娶時戴之。」人類學家於1930年代也採集到平埔族女性繫於額前的帶狀飾物。還有,婦人常以藍、黑色的頭巾裹頭。不管是1930年代拍攝的照片及採集的標本均顯示:蒙頭巾是平埔族女性最普遍的頭飾。

《番社采風圖》 ,杜正勝題解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,1998。

《台海使槎錄》,黃叔璥,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,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。

《裨海紀遊》,郁永河,臺灣叢書第一種,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5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