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傳統社會中的安胎

傳統社會醫療較不發達,每一次的分娩都攸關女性生死,臺灣民間有「生能過雞酒香,生未過四塊板」的諺語,正可以說明女性懷孕、生子的辛勞過程。因此婦女懷孕期間,為求腹中胎兒安全,衍生許多安胎的方法與儀式,代代相傳,許多規範至今仍影響臺灣婦女。

民間社會相信,當婦女懷孕時便有了胎神的存在,為了孕婦、胎兒的安全及不觸怒胎神,不僅不能讓孕婦過度勞動,必須讓她充分休養身體,還必須注意「釘、鑿、剪、貼、綁、宰割、移動」等禁忌,因此孕婦不可以拿剪刀,不得在孕婦住處釘釘子、隨意搬動傢具,以求胎兒健康順利出世。

民間也有「補胎較好月內」的說法,因此注重懷孕時期飲食的調理,希望產後母子身體均安。孕婦如果不小心跌倒或是「動著」,可向中藥房買安胎藥或十三味滋補,設法安胎。十三味,出自清鮑相璈《驗方新編》的「保產無憂方」,據說懷孕三個月以後,每個月服用一次,能滋補孕婦身體,也能保護胎兒不會出現畸形,並避免難產。民間寺廟的藥籤,也存在許多安胎藥方。可見,不論是求陽間的醫生,還是求仙界的醫生,為孕婦安胎,使其順利生產,可說是臺灣傳統習俗中頗為重要的一環。

除了藥方之外,臺灣民間信仰中還有安撫胎神的「安胎儀式」,當孕婦不慎「動著」,民間認為是胎神作祟,會請師公作法驅邪。師公會在孕婦枕邊鳴吹鉦笛,同時一邊畫符、唸咒,一邊將「安胎符」或「保胎符」貼在孕婦門口和床上,意味鎮壓作祟的胎神,最後,再將燒化過的安胎符和著開水給孕婦服下。藉由如此,人們相信可以安撫胎神,保佑胎兒平安。安胎符使用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以貼在床頭或貼在驚動胎神的地方;也可以燒化之後,讓孕婦配開水食用;或是將安胎符折成三角形,給孕婦隨身攜帶。人們相信藉由安胎符,能保護孕婦和體內的小生命不被作祟的胎神危害,而胎兒也得以健康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