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山姑娘的懷鄉深情─白茲˙牟固那那(1942-)

以屆臨60的年紀,連續兩次獲得原住民文學獎的女性,終在文壇上嶄露頭角,你一定好奇這是個什麼樣的女人?為什麼這位年輕阿嬤的作品可以獲得評審青睞? 

1942年出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的白茲‧牟固那那,漢名武香梅,1965年嫁給四川籍的先生後,忙著扮演好漢人媳婦的角色,沒想到是在上了年紀後才開始提筆寫作。初試啼聲的作品寫來真摯動人,寫作班的老師驚豔之餘,鼓勵她持續創作,屬於原住民女性特有的筆調。

白茲從小在山林中長大,對她來說,山裡的一切有著與眾不同於城市的世界,那是一個平地人無法想像與享受的世外桃源,然而隨著快速的漢化,讓今天的鄒族變得和平地沒有兩樣。物換星移下,童年經歷過的鄒族生活,變成一個如夢似幻般的國度,遙不可及卻又令人魂牽夢縈。

她在2000年獲獎的文章〈木屐〉中,追述小時候有一次見到「布杜」(漢人)與「巴古吉古」(鞭炮)就嚇得往屋裡跑的可愛模樣,為了油桐樹被砍做木屐,因而不幸失去滿山「白色波浪」而傷心的小女孩,哪裡知道是父親為了要蓋房子,不得不將樹賣給漢人。2001年得獎的〈親愛的Ak’i,請您不要生氣〉,則是抽絲剝繭地回想起祖父Ak’i以前的鄒族人,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命態度,對照現在的鄒族人又是如何在漢族強勢文化下努力尋根,有著「除卻巫山不是雲」的感嘆。白茲以平實而自然的文筆,帶領讀者回到過去,細細領略被遺忘的、屬於鄒族的山林情懷。

她謙虛地說,自己的學經歷談不上好,程度也不行,只能以簡單的詞彙寫童年的生活,唯一感到寶貴的事物,就是對故鄉土地的感情,是真實的、忠實且無可置疑。或許「簡單」是對當年山林裡的小女孩、純樸的原住民最佳的寫照,也是對大地最好的謙卑,更是值得漢人進一步學習的生活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