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的《聯合報》,出現了這麼一則有意思的報導:一群活潑好動的國中男學生,在家政老師細心帶領下,剛開始是「勉為其難」地學習穿針引線,到後來居然「穿梭自如」地繡出五花八門、形形色色的午安枕,個個笑開了嘴;另一則消息是臺中一中的電子報,刊載男同學們不但愛上家政課,時間一到,就蠢蠢欲動,烹飪手藝加上創意,不讓巾幗的氣勢,讓家政老師直呼男生上家政課,才是「王道」!
這些有趣報導的背後,是臺灣這幾年努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所帶來的變化。回顧以往臺灣的學校教育,其實是極為刻板:許多人共同的成長回憶,就是男女生一旦升上國中,女生被分派上家政課,學習烹飪、刺繡、打毛線,男生上工藝課,學會銲錫、木工、畫設計圖,都被視為理所當然。雖然1962年以來,教育部並沒有強制規定,國中男生必須上工藝、女生上家政課。但是各級國中、高中依舊按男外╱女內、男理工/女文科的劃分,不知不覺限制了男女發展的天賦。
其實有不少女性在長大後紛紛承認,自己當年的家政作品,是母親「代勞」的成果,沒有一個女人天生下來就會穿針縫補、主中饋,都是在被要求、勤訓練中學習而來的。令人可喜的是,目前臺灣的教育越來越走向平等,不論男生、女生都要上家政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課。(2003年開始,教育部在九年一貫政策下,保留「家政課」,並將以前的工藝課內容納入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領域)
現今家政課的課程設計,主要是從日常飲食、衣著、生活管理、家庭生活等四大內容裡面,去實踐生活教育,並將兩性教育納入其中,讓青少年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。打破男女二分後的家政課,相信在這樣的刺激下,樂見不久的將來,愛上鍋鏟的男學生和陶醉於做木工的女學生,應當可以惺惺相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