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第一屆臺灣女子少年棒球賽

棒球是臺灣最為風行,同時也是男性特質極其顯著的運動。無論是從軍裝演變而來的棒球服,或是征服棒球場所需的氣力,可說都是為男性量身打造。早期臺灣的棒球文化,甚至還存有女性不能進入球員休息區的不成文規定。棒球運動之於女性,猶如分隔觀眾席與球場的一道牆,男性女性壁壘分明,一在球場,一在觀眾席。 然而,為棒球而癡迷的臺灣女性們,確曾在四十幾年前登上球場,甚至到了1974年,世界少棒聯盟為回應日漸高漲的女性平權訴求,因而舉行女子少棒賽。對於當年度甫獲得「三冠王」的臺灣而言,囊獲新增的女子少棒冠軍,是另一個彰顯國族榮耀的手段。第一屆臺灣女子少年棒球賽,就在同年12月25日登場。參賽隊伍包括新竹東門、臺中太平、彰化田中、彰化南郭、嘉義林森、臺東新生、南市海東、高市鼓岩等八支國小女子少棒隊。 受限於生理的限制,女子少棒比賽的規則,雖然原則上採取男子少棒的規定,但由於女性的臂力、速度等生理條件不若男性,因此女生打棒球,安打機會特別高,同時女孩子腳步較慢,不易接到球,有許多高飛必死球往往形成安打。雖然女生腳步慢,但只要能上壘,盜壘往往如入無人之地。守備方面,球員傳球接不住或傳出界外,也常造成跑者順利進壘或得分。另一種特殊情形,就是投手常常投出離譜暴投,時有大異於男生棒賽的情形發生,觀眾一見女子棒球的比賽過程,常常哈哈大笑。 然而,幾天比賽的過程中,南郭國小林翠蘋、新生國小林秋敏、海東國小金璐瑜等三位女生,分別在預賽擊出了全壘打,跌破專家眼鏡。不僅如此,新生國小在預賽的延長加賽中,以再見安打讓田中以13比12,一分飲恨,更讓人直呼過癮。同時,女子棒球員也具有明星球員的架式。海東國小的金璐瑜不僅擊出全壘打,在準決賽時對上南郭國小,面對上場打擊的14人次中,有10人次遭到金璐瑜的三振。因此,冠軍賽對上高市的鼓岩國小時,也由金璐瑜披掛上陣,總計在冠軍賽中投出五次三振。最後由海東國小擊敗鼓岩國小獲得冠軍。 女子少棒賽在海東國小獲得冠軍後落幕。當日的觀眾,或許以看戲心態,嘲笑球場上的女子棒球員。過去認為,針對男女球員表現的差異,應從調整壘間距離,就能克服女性球員在身體素質上與男性球員的差異。不過近年來開始有研究者(李知芸,2016)指出,女性從事棒球運動是沒有問題的。儘管在臺灣還存在性別刻板印象、相關專業人員不足等問題,但以這幾年黑豹旗上女性球員的表現來看,女性從事棒球運動,才不需要什麼縮短壘包、減少投手丘至本壘間這種差別待遇。 睽違三十年之後,2004年女子棒球終於又以「第一屆全國女子棒球賽」為名開始舉行,並且延續至今。

李知芸,〈女性主義觀點探討女性參與棒球運動─以第二屆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為例〉(台中市: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,201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