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臺灣經濟奇蹟的無名女英雄─女工(1950年代-)

阮是十八薄命農家女/離開家鄉出外來求利/想著歹命有時目屎滴  也是不得已/離開阿母的身邊/阿母啊/妳現時像阮心內悲…… 【黃昏嶺】‧紀露霞演唱 1950年代中期,臺灣正要從農業轉向工業化,許多鄉間純樸的農家女孩,為了減輕家計,甘願犧牲升學機會,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廠當女工。當年的小女工們,一聽到紀露霞的這首歌,沒有不掉淚的。

40年前,女工們曾經是打造臺灣經濟奇蹟的小螺絲釘。年輕想飛的心,卻被關在猶如牢籠的廠房,面對緊迫盯人的管理,只能馬不停蹄、聚精會神地不斷重複機械化的動作,然而缺乏技術性的工作,儘管拚命加班,還是擺脫不了低薪的命運。更沒有保障的是,只要女工一離開工廠,投入育兒報國的行列,即使日後重返職場,年資就必須重新計算。不少懷孕女工,更是經常被雇主以動作緩慢、手腳不靈活為由,強迫辭職。

有誰想過,沒有這些小螺絲釘,臺灣的經濟還飛得起來嗎?雇主還可以有大把的鈔票,挹注於股票投資嗎?

1987年,臺灣勞力密集產業面臨轉型,不少雇主關廠,甚至惡性倒閉,遷廠、撤資到大陸、東南亞,做了一輩子的女工,到頭來卻得不到合理的資遣費與退休金,政府不願出面,她們只能自力救濟。在後頭,還有更嚴酷的考驗,留在臺灣的工廠,1991年後,大量引進年輕的女性外勞,取代本地女勞工,這些人老珠黃的中年女工,想要二度就業,簡直比登天還難。

1996年,政府祭出「以工代賑」、「獎助雇用」方案,不求從根本解決,只是暫時粉飾這些無名女英雄的落魄問題,年齡漸長的中年女工們,也只好轉去做家庭清潔工、臨時工,或是街頭小販。她們當年為臺灣付出的巨大貢獻,也逐漸為人所淡忘。

黃富三,《女工與臺灣工業化》,臺北:牧童出版社,1977年
李喆順等著,夏林清等譯,《殊途同歸──亞洲女工組織工作經驗集》,臺北:臺灣工運雜誌社,1993年。
鄭至慧,〈勞動女性紀念公園──高雄廿五淑女之墓〉,收入范情等著,《女人屐痕──臺灣女性文化地標》(臺北:女書文化,2006年),頁214-227。

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:女工團結生產線,〈從歷史中走過的關廠失業工,走向何處?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