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是否能為日本時代的臺灣社會,做更多的說明?也許可以,也許不能。不過,當國家力量強大到企圖支配社會裡的各種勢力時,那怕真的只想主內的女人,也都得和家庭外面的公領域世界打交道。
日治初期,等到臺灣社會逐漸安定後,日本殖民政府為了改革臺灣傳統陋習,使臺人同化於日本文化為目的的運動,開始積極展開。例如1900年,以解放婦女纏足為目標的天然足會,可算是第一炮。之後,各地出現有同風會、風俗改良會等,不一而足。1914年,板垣退助為首的臺灣同化會成立,謀求臺日人間和諧、改良風俗及精神修養為創立主旨,但卻因偏袒臺人立場,遭到日本當局解散。儘管如此,同化會的啟發作用與影響,曾促成各種社會教化團體在各地陸續成立。
1914年12月,桃園廳三角湧區長黃純青創立同風會,埔子區長簡朗山倡設家長會,後兩年主婦會也宣告成立。這些團體都以改革風教、糾正陋習、打破迷信為目的,因此一開始便以輔助警察行政的姿態出現,由警察官吏派出所通知各個住戶,由戶長或主婦義務出席。每月一次或春秋兩次,假街庄公廟、廣場或學校運動場,聘請學校校長、派出所警察、公所職員、郡役所職員等輪流當講師,配合臺語翻譯,講解衛生常識、道路清潔、納稅義務或教育的重要性等,僅召集戶長的叫做家長會,召集主婦的稱為主婦會。
主婦會的招收對象,以因為結婚而退出女子青年團的女性,或有相當程度教養的婦女為主要成員。主婦會,以交換家庭管理的經驗,增進禮智,推己及人,促進社會教化為目的。主要從事的活動,有三大方面,第一為改善生活,包括勤儉儲蓄、打破迷信、日式禮法禮節、衛生宣傳、改善風俗;第二為改良產業,包括裁縫、編織、竹笠編織、絲毛編織講習會、獎勵副業、舉辦烹飪講習會;第三為德智修養方面,有修養會、敬老會、會員慶弔、演講會、觀摩旅行、音樂會、展覽會、助理週日學校、常用及普及日語等。
主婦會的宣導效果,十分明顯,但每次舉會所談的都是相同的注意事項,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到厭煩,導致主婦會日漸衰微。直到部落振興會繼起後,由其所辦理的主婦部取代,主婦活動才又重新燃起生氣的火花。據總督府統計調查,直至1935年,臺灣各地的主婦會,無論在團體、會員數上都遠少於家長會。較特殊的是,臺東廳呈現五五波的態勢,花蓮港廳則僅有主婦會,而無家長會。進入戰時體制的主婦部,仿效日本社區團體的部落振興會,改以一至兩百戶為一個部落單位,細分會員,重新成立較小的組織,呈現以團體左右個人意志的特徵。如此一來,參與主婦活動的人數獲得明顯的增加,但相對地,團體的自主性程度則大幅下滑。
直到今天,我們能想到主婦可以從事的活動有哪些?如果仍只限於家庭管理、插花、烹飪、打毛線之類的活動,那只說明我們並沒有比日本時代高明到哪裡去,依舊只把主婦團體看成輔助社會教化的一環而已。她們,其實可以做得更多、更好,只是我們不知道,也從不願去瞭解。
林文龍、程大學、胡鍊輝編纂,《重修臺灣省通志‧卷六‧文教志社會教育篇》,南投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93年。
許佩賢,《殖民地臺灣的解嚴後臺灣學校》,臺北:遠流文化,2005年。
楊境任,〈日本時代臺灣青年團的研究〉,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1年。
葉碧苓,〈主婦會〉,收入許雪姬等編,《臺灣歷史辭典》(臺北:遠流,2004年),頁222。
詹瑋,〈日本時代桃園地區的興風會〉,收入李力庸主編,《樂聲揚起:第一、二屆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桃園:萬能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、桃園文史工作室出版,2003年),頁155-173。
臺灣總督府文教局,《全島青年團、處女會、家長會、主婦會調》,臺北:臺灣總督府文教局,1926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