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(1950-)

「柳條兒細,柳條兒長,姐兒在山坡下放綿羊。羊兒低頭吃青草,

姐兒低頭縫衣裳。姐縫衣裳為誰忙?丈夫要去打共黨。

著了衣裳溫又暖,勇氣百倍上戰場……。」

  這首國語歌曲【柳條兒細,柳條兒長】,活靈活現地呈現妻子為丈夫,親自縫製戰袍的畫面,也正巧反映出1950年代臺灣婦女從事社會工作的景象。

  1950年代,臺灣進入「戰時」狀態,政府冀望再度踏上染紅的大陸,於是將所有的「復興」希望寄託於這塊寶島上。因此,為了團結力量,期望身處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加入「民族大業」的行列;就連常常被忽視的婦女力量,這時也備受重視。

  當時身為第一夫人的蔣宋美齡立即號召婦女姊妹,為了反共抗俄的大業貢獻心力。其中動員最有效的辦法,便是成立婦女組織,以激起婦女的響應。首先,集結婦運人士,如皮以書、錢劍秋、錢用和、王亞權等規劃組織,再邀請政軍高層和外交官的夫人,如鄭毓秀、呂錦花、李緞等擔任重要幹部。待醞釀成熟,便大張旗鼓地成立「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」(簡稱婦聯會)。

  由於這群「官夫人」身先示範的魅力,吸引各地婦女的目光,促使組織迅速擴展;全省成立分會、工作隊;由地方政府,再到校園、民間,由上而下、內而外聯繫著臺灣婦女。

  婦聯會的工作,以造福軍民為宗旨,軍人與軍眷便成為該會的主要服務對象。1950年代的臺灣,處境艱辛、物資缺乏,婦聯會期望婦女發揮傳統「紡機課子」的精神,為軍人縫製征衣、被服;發揮「賢妻良母」的模範,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,以達成「齊家報國」的任務。婦聯會的官太太們,日以繼夜地在該會的至德堂二樓,為軍人縫紉征衣,使該會儼然成為當時最大的「縫紉工廠」。此外,婦聯會也辦理勞軍、籌建眷村、牛奶供應站、成立中小學、托兒所等,以改善軍民的生活。當然婦聯會也相當關注婦女問題,其中「保護養女運動」即是協助弱勢婦女,改善生活、提昇地位推展的工作。

  隨著臺灣政經局勢改變,服務軍眷的工作完成階段性任務。近年來,婦聯會多以社會服務工作為主,成立基金會幫助婦幼、老人、殘障及原住民,期望更貼近臺灣人民,發揮關懷弱勢的愛心。此外,更多次捐助物資至國外災區,幫助貧苦的難民。

  成立半世紀的婦聯會,幾度更名,1964年更名為「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」,1996年改名為「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」,且搬離長沙街的舊址。這個與臺灣政治歷史,緊密鑲嵌在一起的組織,不再是「庭院深深」的洋樓,「蔣夫人」等官太太的身影早已消失。但即使物換星移,我們仍無法忘記她們穿著幽雅的旗袍,一針一線地與臺灣建立起的「針線情」,以及為貧困者伸出的溫暖雙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