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看戲到看電影─臺灣女性的休閒

梁山伯與祝英台

傳統社會婦女平常並沒有外出的機會,不過在特別的日子,可以出外走動,例如過年、元宵時到寺廟參拜;端午節到戶外觀賞龍舟;神佛聖誕時到寺廟觀賞戲劇演出等。一來可能是平常出外的機會並不多,二來傳統社會也沒有特別的娛樂,清代時期的臺灣婦女相當喜愛看戲,大老遠從鄰近村莊駕車前往觀賞,也不喊辛苦,尤其臺灣婦女平時相當節儉,不捨一文,但是往往卻很大手筆的贊助戲劇演出,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末。

日本時代,臺灣傳統信仰並沒有受到壓抑,大小廟宇聳立在城鄉的大街小巷,各地方節令、祭典演戲仍然十分熱鬧,配合祭典舉行常會有戲曲演出。在傳統社會,戲劇一直是農村唯一的娛樂,每逢慶典時,臺灣民眾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拿著長板凳前去觀賞,常常看到不覺夜深,當時日人甚至有「臺灣好演戲」的評語。

隨著臺灣經濟的繁榮,都市開始發展,有了商業劇場的興起,如「浪花座」、「淡水館」、「臺北座」、「榮座」、「永樂座」等。這同時也是臺灣的戲劇,開始從外臺戲進入內臺戲的時代,這些商業劇場提供戲劇發展的機會,讓當時流行於臺灣的戲劇發展快速,尤其是歌仔戲。當時臺灣人不論男女,對歌仔戲相當投入,尤其是婦女觀眾更是瘋狂,常常前往戲院觀賞表演。日人對臺灣人這股全民歌仔戲「瘋」,卻很不以為然,日人認為臺灣人太過沈迷於歌仔戲,且覺得歌仔戲的內容淫穢,臺詞過於聳動,認為是傷風敗俗的表演。不過,即使如此,仍然不減臺灣人對歌仔戲的喜愛。

日治之初,「活動寫真」(電影)仍然是相當希罕的東西,只在少數日本人中流行,到了1930年代後,隨著臺灣工商業的發展,與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,臺灣的電影院越來越豪華,讓許多男女趨之若鶩,觀賞電影成為臺灣男女新興的時尚。一開始,戲院主要是戲劇與電影交替演出,到後來電影逐漸取代戲劇表演,成為戲院唯一的表演形式。

戰後,臺灣的電影工業並未平息,反而更加蓬勃發展。其中,讓女性觀眾最為瘋狂的,莫過於著名的瓊瑤「三廳式」電影。有學者認為,瓊瑤電影發展如此迅速,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。

1966年,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成立時,第一批戰後女性嬰兒潮開始投入工業生產,出現大量女性勞工,女性工餘閒暇時間與微薄經濟收入的自主支配,為愛情文藝電影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質條件,當時正是瓊瑤作品掛帥的電影,最風行的時候。這些總有長髮飄逸的女大學生,與白馬王子談戀愛的電影,雖然不食人間煙火,卻也安慰了女性觀眾的心靈,提供了女性觀眾生活的樂趣,舒緩當時女性勞工沈悶的心情,讓婦女得以暫時離開家庭(或加工區)勞動。

卓意雯,《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》,臺北:自立晚報出版部,1993年。
邱坤良,《日本時代臺灣戲劇之研究(1895-1945)──舊劇與新劇》,臺北:自立晚報出版部,1992年。
蕭蔓,〈窗外的風花雪月──瓊瑤〉,《天下雜誌》,期200(1998年1月), 頁281-282。

臺灣電影資料庫‧電影論述廣場:盧非易,〈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〉,2003年1月20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