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步生蓮花:傳統客家女性的翹鞋與拖鞋

翹鞋、拖鞋

與閩籍女性不同,臺灣客家女性大都有一雙不纏腳的天然足。她們不纏足的原因,學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。主要有三種說法,一是基於開墾勞動而摒棄陋習;二是為了逃亡遷徙而抵制裹腳;三是向鄰近少數民族(如畲、壯、瑤族)學習而未纏足。然就臺灣的環境而論,基於原鄉的習俗,以及在開墾過程中需擔負粗重的勞務工作,故客家女性選擇不纏足。

在臺灣早期的社會中,腳尺寸的大小似乎成為判別閩、粵籍女性的重要特徵之一。如連橫《臺灣通史.風俗志》云:「漳泉婦女大都纏足,以小為美。三寸弓鞋、繡造極工。粵人則否,耕田力役無異男子,平時且多跣足。」另日本殖民政府進行的慣習調查大致也有相同的記載。

有別於閩籍中上階層女性纏小腳及穿弓鞋,客家女性則不論貧富大都為天然足,平日工作時多赤腳或穿草鞋,晚間盥洗後才穿上繡花拖鞋。拖鞋以圓頭型式較普遍,鞋面大多以黑布為底,上面以各色絲線繡出花朵圖案。刺繡的方法是先將在紙張上描繪圖案,再將紙張固定於鞋面布上。接著,以各色絲線依照圖案扎紙刺繡於布上,繡完後將多餘紙張撕去即可。由於花朵、葉片中包覆著紙片,使圖案具有浮凸的立體感。早期鞋面布料以棉布為主,刺繡圖案主要分布於鞋頭部分。到日本時代,鞋面漸改採黑色絨布,由於厚實有光澤,更容易襯托出圖案的鮮麗效果。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女性會製作一種繡花珠鞋;鞋面以綴珠繡出圖案,別具特色。據稱:珠繡拖鞋源自中國,並非當地獨有之特色。

出席正式場合時,客家女性會穿著尖頭單樑鞋,其鞋頭如鉤狀翹起,故稱「翹鞋」。翹鞋的做法是先將鞋底、鞋面製作好,再將兩者縫合起來。製作鞋底非常耗時,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。首先要蒐集布料,布料以5層為一疊,一層一層間以漿糊黏合,將數疊黏合一起,再依腳的大小形狀剪出鞋底模型。接著,將6-9個鞋底模型疊在一起,以榔頭敲打成翹起的形狀,再以錐子刺穿戳洞。最後,將鞋面、鞋底以細密的麻繩縫合固定。另外,鞋底還要塗上桐油以防水。到日本時代,人們漸使用牛皮、塑膠來製作鞋底,並以小鐵釘來釘牢固定。皮底的製作快速且不怕潮濕,故廣為流行。

南、北客家女性的「足下風光」也有些許不同。北部翹鞋的後腳跟大都沒有包覆起來,南部則不一定,有的縫合,也有未包覆的。其次,北部鞋面刺繡的圖案較大,以鞋頭為裝飾重點或延伸至鞋幫兩側前半部,多以折枝花卉或吉祥花鳥圖案為主;南部則以纏枝小花為主,繡滿鞋面與鞋幫兩側,具熱鬧、繁複之風格。

高本莉,《臺灣早期服飾圖錄》(臺北:南天書局,1995),頁248-252。
連橫,《臺灣通史》(南投: 臺灣文獻委員會,1992),2冊,卷23風俗志,頁683。
鄭惠美,《藍衫與女紅-客家女性衣飾美學》(新竹: 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,2006 ),頁64-74。
鄭惠美,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服飾文物賞析(9)– 客家婦女繡花拖鞋〉,《臺灣文獻》,別冊21(2007),頁61-64。
〔日〕東方孝義,《臺湾習俗》(臺北: 南天書局,1997),頁13-16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