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臺灣邊緣弱勢性別的王蘋

7bf14b59-2f18-4d4e-9037-ca15feaab341.jpg

1990年代末的臺灣,充斥著各種性別主體的聲音,同志人權的問題也逐漸浮現。1997年,任職婦女新知基金會主任多年的王蘋,與工作人員主張關注同志議題,但是董事會中資深的婦運人士卻持反對意見,接著他們又在廢娼議題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,最後導致雙方和諧相處的局勢破裂。王蘋自稱「由於所堅持的理念與運動策略和主流婦運呈現極端差異之下,我們被逐出團體」,當時稱為「新知家變」,震撼婦運界,造成婦女運動路線差異的白熱化。

1998年,因「臺北市廢娼事件」,王蘋與女工團結生產線的王芳萍,及中央大學性/別研究室的學者何春蕤,極力爲公娼爭取性工作權。與力主廢娼的婦女救援會、女學會的學者黃淑玲、林芳玫,對性、性工作、性產業的看法,雙方發生攻擊性的尖銳辯論,導致婦運團體正式分裂為「婦權派」與「性權派」兩條女性主義路線。

王蘋離開了婦女新知之後,她的心情很低落,但是對於社會運動的熱情依舊不減。1999年5月9日,她集聚一群相同理念的夥伴,共同籌組了臺灣性別人權協會,持續關切性別弱勢或性別少數的權益,為臺灣的邊緣弱勢性別議題,創造出一片天地。

王蘋帶領臺灣性別人權協會拼命爭取同志、性工作者的權益,在2002年11月18日,以貢獻良多的社會運動者身分,獲得臺北市榮譽市民獎。當年自稱被主流婦運團體逐出的王蘋,短短幾年內,也開創出另一片性別運動特有的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