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的瑤池金母信仰

臺灣的瑤池金母信仰,源自於西王母崇拜,西王母來自中國上古時期的傳說,神話事蹟常在古籍如《爾雅》、《山海經》、《莊子》中出現。這個傳說表達了人民心靈深處的理想世界,人類為了脫離生老病死的桎梏,得到永生不死的保證,因而勾勒心中嚮往的世界藍圖,且自上古以來就不斷的在中國民間流行。隨著時間及環境的變化,西王母信仰型態趨於多元且複雜,在許多宗教派別的演變下產生許多不同的類型,現今臺灣頗為盛行的無生老母與瑤池金母,就是類型之二。

早在清代時期,臺灣就有崇信西王母的紀錄,不過當時尚未十分盛行;日本時代,臺灣民間流行的齋教,供奉無生老母,也可說是西王母信仰的分支。戰後,國民政府來臺,大陸各種宗教傳入臺灣,改變了臺灣的宗教型態。1960年,劉枝萬發表「臺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」時,臺灣供奉瑤池金母的寺廟只有花蓮縣吉安鄉的慈惠堂;但是至1979年,仇德哉的「臺灣廟神傳」中,供奉瑤池金母的廟宇突然增加至51座之多,成長相當快速。

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的由來,始於1949年6月13日凌晨,據說王母娘娘的神靈突然蒞臨花蓮縣吉安鄉,降於小木屋內蘇烈東之身,後來一再地顯靈拯救眾生,幾乎有求必應,從此為之轟動。1950年,因為信徒分化成兩派,而在王母娘娘顯靈地的兩側,分別建立了建安宮與慈惠堂,瑤池金母信仰從此在臺灣傳開。二次大戰之後,以瑤池金母信仰為核心的民間教團,擴張速度很快,成為臺灣民間新興的宗教力量。信仰至今雖然僅有50多年,但是援用道教西王母的傳說色彩,以羅教無生老母為信仰核心,不同於其他的民間通俗信仰,利用百姓企求神明來驅邪消災、祈求安福的心理,逐漸壯大。

瑤池金母信仰在臺灣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很多,一來,臺灣原本就是多神信仰的社會,民間本來就盛行許多巫覡活動,瑤池金母的信仰與儀式,與臺灣原有的宗教信仰混合。二來,臺灣近年來社會變遷劇烈,舊有的農業社會生活形態無法滿足新社會的變動,新的人際關係未建立,人民產生許多困惑與憂慮,瑤池金母信仰在基層社會發揮整合功能,藉宗教信仰調和社群生活,利用宗教儀式控制維護體系和諧。

今日臺灣,西王母的信仰香火如縷不絕,尤其是當今臺灣神壇林立,街頭巷尾都可見佇立其中,供奉瑤池金母多見於家庭式廟壇,以扶鑾的方式強調與神靈對話,為民眾消災解厄。民眾相信透過與神明對話,可以解決各種疑難雜症,尤其是瑤池金母「老母慈悲,普渡眾生」的形象,吸引許多信徒,普及於臺灣民間。

鄭志明主編,《西王母信仰》,嘉義: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,1997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