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兜是傳統漢族穿著的貼身內衣,以一塊布幅橫裹於胸腹之間。其形制隨時代演進而迭有變化,大抵由簡單轉為繁複且具藝術性,名稱上也不盡相同。在中國漢代,已出現「帕腹」(一條橫裹於腹部的布帕)、「抱腹」(帕腹上綴以帶子以緊抱其腹)、「心衣」(抱腹上加有「鉤肩」、「襠」)等款式。宋代以後,稱作「抹胸」、「抹腹」、「兜肚」等。清代,稱其為「肚兜」。民國初年,流行稱為「馬甲」的女性內衣,以布幅上密密的鈕釦來束捆胸部,和現今流行的「胸罩」相類似。
早期臺灣的移民沿承原鄉傳統,無論男女,不分閩、客族群皆有穿著「肚兜」的習慣。不僅成年人穿,連幼兒也穿,因其具有防風寒內侵的作用。同時,它也是生育、結婚禮俗上必備的服飾之一。如嬰兒做滿月、四月或周歲生日時,外婆會贈送肚兜給外孫。據池田敏雄的調查: 艋舺地方的新娘會親自縫製肚兜,於訂婚日贈送給男方,俗稱「財氣兜」,表示兜財之意。上面的刺繡圖案有蝙蝠(表示福氣)、蝴蝶、石榴(表示多子)等,還要於中央處縫上直徑約3公分的鉛錢(表示緣份),上面以紅線繡上「卍」字(象徵幸運、長生)等。新嫁娘也會在禮服內穿上肚兜,口袋內裝入鉛錢(鉛鑄的假錢),或「鉛粉」(鉛磨成的粉末包於紅紙內)等,以「鉛」和「緣」同音,象徵有緣之意。粵籍新娘則於肚兜內藏曆書1本、桔餅2個、冰糖1包、小鏡1面、洋銀壹圓及銅、鉛各一,各代表壓煞、大吉、甜蜜、光明、團圓及同心、有緣等意義。其次,肚兜乃難登大雅之堂的貼身褻衣,不能讓外人瞧見,然因其具有文化禮俗的意義,故繡工特別精美,多以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為主,包括: 祥禽、瑞壽、花卉、瓜果、琴棋書畫等。往昔,肚兜都是女性親自縫製,故件件巧思,花樣不同。從傳世的實物來看,各區域、族群間的肚兜造型、刺繡圖案及針法等皆別具特色。
漢人女性肚兜的造型大抵以近方形的菱形最普遍。利用長寬約30公分的菱形布片,下端裁成圓弧形,上端裁平,兩邊角縫上圈環,連接帶子繫在脖子上,左右兩側腰角以布繩結繫於背後。蘭陽地區的肚兜形狀則下端較寬,底部平直,左右兩端縮成帶狀;新竹地區則流行下端略窄,底部呈圓弧形,兩端縮成帶狀的外形。北部桃園、苗栗的客家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,下端略窄,底部有弧度或呈平直狀等。還有一種造型特殊的肚兜;在菱形布片下方加上方形的護腹片,較常見於中部及北部的客家地區。
臺灣早期的肚兜源自中國,但兩者間仍有些差異: 第一,臺灣的刺繡圖案大多未直接繡在主體的面料上,而是先繡成各個小布片後,再加以縫綴。中國則多將圖案繡在面料上;其二,臺灣肚兜的主要圖案多集中於下方的口袋上,中國則多繡在中央處。至於,肚兜布片的組合方式,上端大多是如意雲頭或桃形繡片,周邊則縫上約3公分寬的長條形布片並繡有各式圖案,左右兩側的腰角大多是扇形繡片。口袋有單層、雙層或三層等樣式,形狀如展開的扇形,其下端與肚兜底部一起縫合。袋口上方的兩角通常會縫上各種形狀的布片,以增加美觀及袋角的牢固度。還有,肚兜的面料以棉布、絲織品為主,裡層布料則使用棉布,因其通風吸汗、膚觸輕柔又耐洗。
1920年代以後,女性的外衣型式由寬大轉成合身,也較重視曲線的美感,因而束胸式的西洋內衣逐漸取代肚兜。其次,女性因出外就學、工作之故,刺繡手藝日漸式微,以致不再親自費心縫製,於是肚兜一步步地走入歷史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