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大家談論的女性內衣,承襲自西方內衣的服裝樣式,也是大家俗稱的「胸罩」。在中國社會裡也有與西方「內衣」相同功能的服飾─「肚兜」,是清朝當時用來稱呼內衣的名詞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不同的年代文獻中,中式內衣呈現的樣式以及稱謂,略有不同,常見的稱謂如小衣、褻衣、小衫、抹胸等。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,受到清朝文化影響,其內衣(所謂的肚兜),除了具有保暖的實用價值外,還有禮俗制約的意義,從一般傳統內衣「肚兜」的製造過程中,可知婦女承繼習俗而學習縫紉技術。肚兜上的刺繡圖,透過色彩與圖案的呈現,除了達到感官視覺上的調情作用,也代表著女性自身縫紉手藝的高低。
日本統治臺灣初期,認為風俗文化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,採取放任政策,加上日本社會視縫製技術為一種家務勞動,也積極要求女性縫紉技術的學習。後來日本政府在臺施行同化政策,透過社會教化組織,積極鼓勵婦女穿著和式服裝或西式服裝。
國民政府遷臺後,臺灣女性因受到更多西服的刺激,內衣的樣式,因應外衣的流行而產生較多變化,手工連身內衣的縫製技術也在這時引進臺灣。但請人訂製手工內衣或購買胸罩式內衣,僅局限在經濟較富裕的上層階級女性,一般女性仍穿著自製簡單的背心式內衣,所以傳統內衣樣式的女紅文化,並未因內衣樣式的改變而消逝,反而在日後教育政策推廣下開啟手工內衣的消費市場。
1970年代,臺灣經濟起飛,在政府的政策推動下,紡織工業興起,加上國外流行的女性內衣樣式引進國內,國內開始發展小規模的內衣工業。後期國際性的內衣大廠,如黛安芬與華歌爾先後於1968年、1971年在臺灣設廠,揭開臺灣胸罩的量產時代,內衣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,甚至有20至30個品牌充斥於臺灣市場上。
現在我們只要打開電視媒體、翻閱報紙,隨處可看見相關女性內衣的廣告,在強調女性身體自主權的風潮下,內衣成了女性展現自己曼妙身材的主要服裝,所以內衣的樣式有一般胸罩、馬甲、調整型的內衣等,而胸罩的樣式則有全罩式的、3/4罩式、1/2罩式等,顯示出其最重要的功能,在於凸顯女性特徵─乳房,以及被視為雕塑胸部曲線的工具之一。近幾年來,社會風氣大開,「內衣外穿」成為另一股新的服裝潮流,女性對於內衣的要求,不僅要求舒適,更要求有華麗的外在樣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