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漢人、荷蘭人來到臺灣以前,居住在西部、東北部沿海平原或丘陵地帶的平埔族,因與外界接觸較頻繁,讓曾踏上這塊土地的漢人、外國人士得以近距離與他們交流,並一一紀錄下其生活、風俗等。藉由這些寶貴的文獻與圖像資料,現在的人們已能描繪出17-18世紀平埔族的女性外觀與裝扮等。
18世紀中期(1744-1745),巡臺御史六十七於任期間繪製的《番社采風圖》中,出現不少女性的身影。根據研究:該風俗畫頗切合臺灣的民情、經驗,乃重建早期原住民生活的珍貴紀錄之一。
《番社采風圖》中,女性的髮型大多是束髮盤頭,其他文獻大抵也有相同的記載。但也存在區域性的差異,如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描述:中部苑裡社的男女「悉翦髮覆額,做頭陀狀,規樹皮為冠」。
頭飾方面,《番社采風圖》中女性的髮盤底部使用一條紅色帶子環成一圈,並簪上花草,新娘則插上雞翎作裝飾。其次,黃叔璥《臺海使槎錄》提到: 南投、水里等社的女性「頭帶紗頭箍,名『荅荅悠』,用白獅犬毛作,織如帶,寬二寸餘,嵌以米珠,飲酒嫁娶時戴之。」人類學家於1930年代也採集到平埔族女性繫於額前的帶狀飾物。還有,婦人常以藍、黑色的頭巾裹頭。不管是1930年代拍攝的照片及採集的標本(詳李亦園文)均顯示:蒙頭巾是平埔族女性最普遍的頭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