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裡,婦女懷孕生產只能聽天由命,所以臺語有句俗諺說「生得過雞酒香,生不過四塊板」,將婦女的生產過程形容成一場生死搏鬥戰。若是生產過程不順利,等著她的,不是香噴噴的雞酒(傳統的產婦膳食),而是意指棺材的「四塊板」。
因為生產具有高度的風險又十分耗損體力,加上新生兒誕生是家族大事,為了讓產後婦女能夠充分得到休養,調整心情,哺育幼兒,所以婦女從生產的那一天算起,到孩子滿月為止的一個月內,受家中女性長輩悉心照料身體,傳統稱為「坐月內」,就是一般所謂的「坐月子」。
在坐月子期間,家事會由家人或前來支援的親屬分擔,產婦什麼事都不用做,只要乖乖待在「月內房」(產婦的房間),把婆婆媽媽精心料理的補身養氣膳食,例如可以去污血、補氣血的麻油豬肝、腰子、雞酒等,通通吃下肚,並且分泌充足的母乳,把寶寶餵養的白白胖胖就可以了。
除此之外,傳統的坐月子期間有許多禁忌,如飲食上忌食生冷、不可流淚、不可洗頭、不可外出吹風,以及閒雜人等不可隨意進出「月內房」諸如此類的。這是因為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,嬰兒夭折、產婦死亡的情形時常發生,為了避免產婦及嬰兒接觸到病原體,進而衍生的習俗。現今醫療發展日新月異,衛生條件也比過去的環境獲得大幅改善,因此孕婦只要定期進行產前檢查,根本不必擔心生產會有性命之憂。
雖然現代人營養充足,體質強健,不像過去的女性,容易因為體弱而在生產時耗損大量體力,但是許多婦女還是遵從坐月子的傳統,在產後好好地給它「補一補」。不論是在娘家、婆家還是坐月子中心「坐月內」,婦女吃著那份專為產婦準備的膳食,心裡感受到那份被體貼、呵護的感覺,這才是坐月子傳統淵遠留長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