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90年代以前,國小六年級教科書中,有一段課文是「爸爸早起看書報,媽媽早起忙打掃」,相信這一句課文,許多人應該不陌生。這句課文灌輸了何種知識觀念?又是否反映戰後的女性教育?
臺灣光復後,臺灣教育制度進入新的里程碑,少部分承續日本時代的女子教育,大部分引自民國政府在中國所施行的制度,繼而不斷推動各項教育政策,如普及義務教育、開放升學機會、統籌學生就業、實施建教合作及發展技職教育等。女子教育在戰後獲得大幅躍升的機會,其中學校的體制與學制變化最為顯著。在學制方面,1968年,政府將義務教育延長為9年,女學生就學率隨之成長;在學校學制上,由於設置女子高等學校與專科學校,女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大幅提昇。
戰後臺灣女子教育在質與量方面,也具有變化。在量方面,據1991年統計,女童就學率達至99.91%,國小畢業女生的升學意願相當高;1951年度,國小升學女生平均為32.06%,1994年達至99.84%;國中接受教育的女學生,1950-1951年度有28.7%,1992-1993年度達48.7%,且國中畢業女生的升學率持續上升。由上可知,在量方面,臺灣女學生的就學人數已經無異於男生。
在質方面,女性的學歷不僅侷限於中等學校,隨著女子師範學校、各大專院校的建立,以及開放給女學生就讀的科系的增設,又加上留學考試,容納女學生參與,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顯著增加。1998年的統計顯示,就讀大專院校或社會教育的女學生比例都超過男性。因此,就戰後女子教育呈顯的數據而言,女性教育已經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。
雖然戰後女性,不再受皇道精神與婦德規範的控制,但1990年代前,在課程、教材上,多半呈現傳統家庭的賢婦角色與形象。至1990年代末期,由於性別平等教育已成為教育主流,目前逐漸修正教科書中性別不平等的部分。在校園生活方面,戰後的女學生具有較多的能動性,女學生能自由組織團體、發動學生運動,如組織女研社、全國大專女生行動聯盟等,甚至發起行動,如反性騷擾大遊行、新女廁所運動、抗議女生宿舍門禁等,均顯示戰後女學生活潑與自主的特性。
教育是開啟女性智識的動力,也是邁向現代化的鎖鑰。臺灣光復後,臺灣女子教育不斷發展,受教育女性在質或量上大幅成長,女性畢業後也能在各方面有所表現。戰後女子教育,從女性教育,逐漸邁向性別平等前進。因此,不再只是「媽媽早起忙打掃、爸爸早起看書報」的刻板印象,而是在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下,智識大開、積極接受新知的女性,也能勇於表現或自我挑戰。
謝小芩,〈性別與教育期望〉,《婦女與兩性學刊》,期9(1998年4月),頁205-231。
謝依玲,〈二次戰後臺灣女子高等教育發展之研究──以實踐家政專科學校與臺南家政專科學校為例(1958-1985)〉,新竹: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4年。
蘇靜華,〈戰後初期臺灣女子中等教育之研究 (1945-1949)〉,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,2006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