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臺北街頭,綠衣黑裙的身影總是特別引人注目,因為這身制服代表著「第一高女」的榮耀。今日的北一女仍是臺灣女子中等教育的標竿,但你可知,戰前它對多數臺人女性而言,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「妳們將來想就讀高等女學校嗎?」1934年某天,屏東小學的老師向5年級的女孩們詢問。
「老師,我想讀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!」藍敏堅定地回答,卻引起全班訕笑。沒有人認為她辦得到。不是因為能力不夠,而是臺北第一高女不屬於臺灣人。
1904年,總督府為了施行在臺日籍女子中等教育,成立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。往後數度易名,1921年改制為「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」,簡稱「第一高女」。由於不少日人政要的名門閨秀就讀於此,加以辦學績效顯著,該校迅速成為女子教育中的第一名校。
1922年起,表面上開放「日臺共學」,實則臺籍女子人數僅占鳳毛麟角,恰與招收臺籍生為主的「第三高女」相對。總計終戰前,該校的臺籍畢業生僅有45名,多為各界名流或顯貴的掌上明珠,資質極為優秀。例如基隆礦業鉅子顏國年之女顏梅、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之女杜淑純等人。無論對日人或臺人而言,戰前的北一女,可說都是名符其實的「貴族學校」。
正因為入學者本身條件非凡,即使身處女子教育仍不甚受重視的時局,依然有不少臺籍畢業生遠渡重洋繼續深造。她們返臺後,或為醫生、教師、企業家等,成為社會各界的女性菁英;即使選擇走入家庭,她們對於自我主體性的重視,也透過言行身教,逐漸滲透到臺灣社會。
奉「正、強、淑」為一生的圭臬,兼具剛強執著的心志,與溫婉賢淑的氣質,使她們成為日本時代臺灣「新女性」的代表。戰後,日籍師生被遣送回國,臺北第一、第二及第四高女合併為「臺北第一女子中學」。歷經戰火洗禮、政權更迭的北一女,依舊兀自屹立,並在江學珠等教育家的掌舵下,延續女子中學教育首席的榮光,守護臺灣女性教育的發展。
半世紀以來,北一女培育的傑出女性不計其數,學界如葉公杼、顏劉貞婉;醫界如江千代、賴美淑;藝文界如三毛、朱天心等,此外,更有不少投身政界的「女中豪傑」。「公誠勤毅」取代「正強淑」作為校訓,見證了時代的變遷。而1952年,考量防空之便而訂的綠色制服,一度被嘲為是「綠衣郵差」,曾經何時早已成了榮耀的象徵。匯聚社會對女子教育的關懷與憧憬,如今的北一女,依然是女性菁英的搖籃,夢想實踐的起點。
山本禮子,《植民地臺灣の高等女学校研究》,東京:多賀出版社,1999年。
朱天心,《擊壤歌:北一女三年記》,臺北:三三書房,1989年。
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建校百年特刊編輯委員會,《典藏北一女 :百年特刊》,臺北:正中書局,2003年。
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建校百年特刊編輯委員會,《發現北一女:百年特刊》,臺北:正中書局,2003年。
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,《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一覽》,臺北: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,1926、1929、1938年。
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
文化資產局.文化資產:臺北第一高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