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臺灣的第一所女學校,歷經清代、日治、戰後至今等不同政權,穿越百年時空,歷史悠久,同時具有多樣文化雜揉其間,它的歷史地位不下於淡水女學堂。這樣一所女校曾有過的人、事、物難道不值得我們一窺究竟?它就是今天的長榮女子高級中學,它最早的名字是新樓女學校。
1865年,馬雅各醫師在臺南府,正式設醫館傳教。兩年後,英國長老教會駐臺第一位宣教師李庥和李庥夫人(伊萊沙)來臺。在李庥夫人倡議下,1879年正式向臺南教士會議,申請設置女學,比倡議中學還要早。李庥夫人甚至捐出300鎊作為興建校舍費用,並擔任第一位女宣教師。然而,推動過程受到地方紳民阻撓,1883年才動工。
1885年,朱約安(Miss Joan Stuart)、文安(Miss Annie E. Bulter)兩位女教士,接替因病返鄉的李庥夫人興辦女學。在她們的努力之下,說服家長讓女孩上學,解纏足則是唯一的入學條件。1887年,新樓女學校正式開學,首屆學生多為不纏足的平埔族女孩,如潘阿金等19位學生。在兩位姑娘和萬真珠(Miss Margaret Barnett)輪流主持校務下,當時的課程包括白話字、寫字、算數、女紅等,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研讀聖經。
1904年,盧仁愛(Miss Jeanie Lloyd)教士,擔任女學校第一位女校長,更在1923年遷入新校舍,改稱長老教女學校,從小學增設為預科四年、本科四年的二級制中學。然而,此時統治臺灣的日本政府,屢屢干預教會學校,直到1937年成功派任日籍牧師番匠鐵雄為第四任校長,結束英人50年的治校歷史。從此以後,校內一切宗教事工都必須使用日語。
日本政府有意將女學校,納入新學制的高等女學校,但要求參加檢定考試。1939年,在番匠校長以及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下,正式獲得政府承認,成為四年制的女子中學,更名為長榮高等女學校。至此,地方俗諺流傳著一句話「吃到長女水,不肥也要美」,顯見當時臺灣社會重視的程度,因而成為中南部所謂的「貴族」學校。
戰後,不僅校名更改為臺南市私立長榮女子中學,且番匠校長及全部日籍老師都被遣散歸國,結束了日人治校時期,改由校內任教的臺南人劉主安擔任校長。1974年,劉青眼校長一就任,就籌設職業科,馬上獲教育廳批准,由普通高中變為綜合高中。1979年,更出現了第一位女學校校友陳來治擔任校長,她同時也是一位建築師。未婚的她將心力投入女校,更首開臺南市內電腦教學的風氣。
如今,長榮女中秉持「惟信望愛」的座右銘,邁過百年的旅程碑,回顧這段歷史,長榮女中見證了臺灣女子教育百年變遷,辦學從受士紳阻撓到成為政府干涉,學生從大腳女孩到望族名流,校務治理由英人、日人到臺人甚至臺灣女人主持。它的歷史訴說著自身的獨特性,新樓女學校不僅是歷史的一部分,長榮女中同時也在創造歷史。
范情,〈臺灣百年女學校──長榮女中〉,收入范情等著,《女人屐痕:臺灣女性文化地標》(臺北:女書店,2006年),頁28-43。
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,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》,臺南:臺灣基督長老教會,1965年。
賴永祥長老史料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