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女性鋼琴演奏先驅─高錦花(1906-1988)

在音樂廣告「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」的行銷下,許多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家長們,為了增添心肝寶貝的藝術氣息,紛紛送孩子們到才藝班學習。在基督教的家庭中,除了子女受洗為教徒外,在詩歌禮拜的耳濡目染下,音樂的種子也悄悄地在孩子們心中埋下。臺灣女性鋼琴演奏家高錦花,就是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下長大,日後也才讓臺灣音樂界洋溢著美妙的樂章。

高錦花生於臺南的基督教世家,父親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牧師,母親也是虔誠的基督徒。生長在基督教的家庭裡,高錦花的一生深受其家庭背景的影響。她從小在教會的洗禮下,對西式音樂毫不陌生;且和其他南部教徒的子女一樣進入新樓長老教女學校就讀。在新樓女學校中,在深具音樂素養的牧師娘和音樂老師的指導下,展開弄指清彈的樂途。畢業後隨即負笈東瀛,進入日本東京音樂學校鋼琴科攻讀,成為早期臺灣音樂界的女留學生。

結束音樂的高階訓練後,高錦花與夫婿陳明清律師暫時留居日本。但時常應當時臺灣各文化團體的邀請,返臺參與各項賑災慈善音樂會演出。高錦花的音樂表演,以鋼琴獨奏聞名,且巡迴演出時,博得各地人士好評。

1940年,高錦花一家人回到臺灣定居,平時的她除熱衷教會傳教活動外,更常以臺籍鋼琴前輩之姿,參與音樂界各項活動。如1946年臺灣省文化協進會成立「音樂文化研究會」、1946年10月19日「慶祝臺灣光復週年紀念音樂演奏會」等,高錦花在音樂表演中,總是以鋼琴獨奏最為讓人陶醉。而最特別的是,在1949年4月18日,臺灣省音樂文化研究會第二屆音樂發表會時,高錦花與同是音樂家的堂妹高慈美聯手演出《貝多芬No.5 C大調鋼琴協奏曲》,是臺灣音樂界十分轟動的音樂饗宴。

高錦花不僅在音樂上有高超的藝術造詣,對於倡導音樂藝術、發掘音樂人才更是不遺餘力。除了參與社會各界音樂活動外,大部分的時間仍著重於南部鋼琴音樂人才的培養。隨著她動人的琴聲,以及對於音樂教育的傳播,高錦花無疑是臺灣音樂界中女性鋼琴演奏者的先驅。這幽雅的女鋼琴演奏家,至1988年隨著她最愛的彌賽亞音樂,走入另一個音樂的國度。

吳玲宜,《臺灣前輩音樂家群相》,臺北:大呂出版社,1993年。

白鷺鷥音樂館‧1906-1910‧高錦花:臺灣女性鋼琴演奏先驅──高錦花
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‧高錦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