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脫閨秀書寫的徐鍾珮(1917-2006)

1917年2月12日生,籍貫是江蘇省常熟縣。徐鍾珮為中央政治學校(國立政治大學前身)新聞系畢業生,是該校新聞系的第一位女學生,因此徐鍾珮遂有中國第一位女記者之稱。曾任職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、中央日報社採訪,中央日報駐英特派員、國民大會代表等職。病逝於2006年,享年90歲。

徐鍾珮的作品多為國內外的生活雜感文章、旅遊紀聞,例如《多少英倫舊事》、《家在臺北》,她唯一一部廿萬字長篇小說《餘音》,與王藍《藍與黑》、紀剛《滾滾遼河》並稱為是抗戰三大小說。該書以一個小女孩的眼光,來看大人的世界。黃恩慈認為《餘音》全書的重要角色全部以「女兒的身分」登場,小說藉由小女孩的視角,看盡女兒們的生命起伏,這些女兒們共同特徵,即是所謂「父親的缺席」。

應鳳凰指出,與同時期的其他大多歌誦溫情、母愛的作品相較,該書以矛盾複雜的母女關係「叛逆女兒」形象,跳脫了一般認為1950年代女作家,多半延續「中國傳統審美價值」的框架。女主角名為「多頭」,乃多餘的意思,這位原本是「不受歡迎的女兒」,在小說最後已然成為書香門第唯一可以仰賴的脊樑。

應鳳凰,〈「反共+現代」: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──五○年代台灣小說〉,收入陳建忠等著,《臺灣小說史論》(臺北:麥田出版,2007年),頁111-196。
徐鍾珮,《餘音》,臺北:純文學,1978年。
張瑞芬,〈文學兩「鍾」書──徐鍾珮與鍾梅音散文的再評價〉,收入李瑞騰主編,《霜後的燦爛: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南: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出版,2003年),頁385-426。
劉枋,〈衷佩鍾珮──訪徐鍾珮〉,收入劉枋《非花之花:當代作家別傳》(臺北:采風出版社,1985年),頁32-36。
鄭明娳,〈一個女作家的中性文體──徐鍾珮作品論〉,收入鄭明娳主編《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》(臺北:時報出版社,1993年),頁311-336。

五○年代文藝雜誌及作家影像資料庫‧臺灣文學風華──五○年代女作家系列:徐鍾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