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第一個具有會規的婦女團體─諸羅婦女協進會(1926-)

日本時代的臺灣,有一群進步女性,有感於女性自覺、自我成長和關懷社會的重要性,集結成「諸羅婦女協進會」。該會的誕生代表著女性運用智慧寫下,自我期許而盛開的花語。

諸羅婦女協進會於1926年(昭和1年)7月22日,由畢業於靜修女學校的許碧珊領導,並邀集30多名女性共同成立。創會當日,除了舉辦成立大會外,更由該會幾位婦女幹部連番上陣,進行公開演講。這不僅為臺下的婦女會員激起希望的火花,也讓臺下的男性因其氣燄高漲而敬畏三分。

細數臺灣婦女運動的歷程,諸羅婦女協進會標示著,臺灣婦女團體邁向組織化的開端。該會是全臺第一個具有會則的婦女團體,其會則共分為5章,附則19條。首章說明,該會以「改革家庭、打破陋習、提倡教育、修養道德,圖婦女地位之向上」為宗旨。第二章至第五章中,羅列組織規範,如入會資格、會費收取等相關細節、關於幹部及評議員的選舉方式與任期、未來舉行的會務和集會的規範等,實具有強化其組織管理機制的功能。

諸羅婦女協進會,主要以舉辦演講會推展運動。最特別的是,曾特別為嘉義婦女舉行「諸羅婦女懇親會」。此懇親會的主題,大多針對臺灣婦女低下地位的原因,進行檢討與分析;另一方面則希望女性覺悟,脫離困境,一起攜手團結,解開束縛、獲得平等與自由。值得一提的是,主講者由諸羅婦女協進會的會員依序上臺演說時,這些女性不再手足無措、揮汗如雨,反倒能自然、從容地站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,且慷慨陳辭、鏗鏘有聲。

儘管該會的立意懇切,但當時類屬於婦女問題的演講會,卻仍然以男性為主導,協進會多半只扮演參與和協助的角色。再者,諸羅婦女協進會,因許碧珊個人為文化協進會的重要幹部,因此該會活動常與文協合辦,遂使婦女工作未能獨立展開。為了突破困境,該會幹部遂另闢蹊徑,東奔西走,大呼疾叫,欲延攬更多婦女加入她們的行列。俟1928年(昭和2年)元月更名為「臺灣婦女協進會」,擴展成全島性團體。可惜的是,1920年代婦女運動,常與社會運動聯合,期望能一同對抗壓迫,致使婦女團體缺乏獨立性,婦女運動無法順利地開展。

即使如此,參與諸羅婦女協進會的女性,並未因此挫敗而喪失鬥志。特別是許碧珊,在戰後持續投入婦女運動,如省婦女會的籌備與嘉義婦女會的成立,並於臺灣首次參議員選舉中,代表女性參選。這可視為該組織對臺灣女性自主的影響,也可顯示出女性自覺意識的成長,能夠不畏艱難、披荊斬棘,也要鼓起勇氣展現她們的決心與力量。

楊翠,《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──以《臺灣民報》為分析場域(1920-1932)》,臺北:時報文化,1993年。
李筱峰,《戰後臺灣初期的民意代表》,臺北:自立晚報,1986年。
〈嘉義婦女問題講演會〉,《臺灣民報》第134號,第9、10版。
〈諸羅婦女協進會出現了〉,《臺灣民報》第118號,第13版。
〈諸羅婦女懇親會〉,《臺灣民報》第126號,第8版。
楊翠,〈為臺灣婦運撐開第一片天空──日據時期的臺灣新女性〉,《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》,期23(1992年6月),頁19-25。
楊翠,〈嘉義街女性的一大步──諸羅婦女協進會〉,收入范情等著,《女人屐痕:臺灣女性文化地標》(臺北:女書店,2006年),頁84-9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