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民間的觀音信仰

神像-觀音

觀音又稱為觀世音,是漢人信仰中頗受尊崇的神祇,原來屬於佛教。觀世音直譯為觀自在,傳說祂可以聽到世人的聲音,尋聲救苦,因此稱為觀世音。根據佛經的說法,觀音原來是阿彌陀的大兒子,可幻化成各種形象,奔走民間方便救苦救難;但是觀音信仰傳到中國之後,通常以妙善公主的故事出現,傳說妙善公主一心向佛,拒絕父親為她安排的婚事,父女關係大為緊張,後來她獻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。

漢人的觀音信仰始於漢代末年,不過宋朝以前,觀音的形象是男性,觀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。後來,由於信仰者眾多,觀音逐漸轉化為慈悲的女性形象,以女性的母愛和慈悲象徵菩薩救度眾生的悲願,發展出妙善公主的傳說。此外,也有觀音為了更貼近受苦難的婦女,唯恐男女授受不親,讓婦女退避三舍,才會轉化成女身,方便救苦濟世的說法。

總而言之,觀音的女神形象比原始的男身更為鮮明。在中國,由於儒、釋、道三種學說互相滲透、吸收之故,民間發展出來的觀音形象越來越多,祂有時是南海觀音,具有千手千眼;有時是婦女最尊崇的送子觀音,宋朝之後,又出現了按照宋代仕女外型創作的魚籃觀音、白衣觀音形象。道教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、兒童,又能助人孕產,稱為慈航真人或慈航大士,不論是道教或佛教,觀音的香火都十分旺盛。

觀音信仰在臺灣也是相當興盛,臺灣人尊稱觀音為觀音媽。自清代開始,臺灣就興建許多以觀音為主神的佛寺,並以巖仔居多,巖仔本來意思是山洞,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。以巖為名的佛寺,自清代之後大量出現在臺灣,如1752年興建的芝山巖與1791年的寶藏巖。

此外,臺灣的佛、道、儒教及民間信仰成為不可分的共同體,道教或齋教興建廟宇時,也常將觀音、佛祖列於道觀或廟宇中,艋舺龍山寺與林口竹林山寺等即是如此。不只在公眾的祭祀空間,臺灣民家神主桌奉祀的神佛也多是觀音,或者懸掛以觀音為主的觀音媽聯。直到今日,即使在都會區,多數家庭仍有在客廳懸掛觀音媽聯的習慣。

觀音原本是外來的佛教信仰,傳至漢人社會之後,因應信徒需求逐漸本土化,尤其是妙善公主故事,以及觀音女性神的模樣確立之後,更強化了觀音救人渡世的慈悲形象,信徒始終不絕。不論是送子的白衣觀音、救苦救難的千手千眼、或是慈悲渡世的漁籃觀音,莫不是因應信徒需求而發展的。漢人社會信仰的女性神祇頗多,但觀音、媽祖的傳說中,均未經過產孕,卻最終以母親形象受人敬拜,實為一頗具趣味的研究觀點。

李貞德,〈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〉,《解嚴後臺灣中國婦女史研究》,期2(1994年6月),頁251-270。
張珣,〈女神信仰與媽祖崇拜的比較研究〉,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,期79(1995年12月),頁185-203。
林美容,〈臺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〉,收入楊惠南、釋宏印編,《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,1996年),頁177-19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