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大和撫子」到「女丈夫」─日治時期女子的修身教育

著和服的長髮女生

翻開日本時代的婦女雜誌,卷首常有數頁穿著和服的美麗女子端坐入鏡,或是學習茶道、插花、縫紉的照片。照片中人散發出嫻靜溫婉的氣質,總讓人忍不住定睛良久。這種典型的「大和撫子」形象,清楚傳遞了女性嫻順貞淑、內外皆美、勤勞節儉的美德。但若仔細思量,在美麗姿態的背後,其實是一連串改造女性身體、氣質乃至於思想的大工程。

你是否曾經見過年近八旬的老奶奶,其開關和室的身影?先跪下來,輕輕將門拉開一條縫,再推開紙門,出去後再輕輕拉上。不躁進也不馬虎,就連在操持家務時也是如此。而這一切,都必須歸功於她們從小到大的修身教育。

「修身」是日本時代初、中等教育中地位最崇高的科目,內容可大別分為修養德行與禮儀教學兩部分。不論何者,男、女生都必須學習。但與男生相較,女生所要學習的更為繁複。德行方面,除了和男生一同吸取孝順、誠實、勤勉、守信、愛國等普世共通的主流價值觀念之外,還要效法教科書中的「模範女性」,學習做一個善於操持家務、輔佐丈夫成就事業的賢內助。禮儀方面,則必須學習日常的應對進退、日本傳統文化的茶道等等。許多公學校、高等女學校都設有專門的「作法教室」,學生在教室內,一個步驟、一個步驟地練習,直到學會為止。

不只是修身,還有各種技藝、日語及音樂等課程,都教導女孩們應將「貞淑之德」視作畢生的功課。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是一般的認知。就像修身課本指出,「強壯敏捷是男性的天性,優雅柔弱是女性的天性。因此,保護家人及為國家社會盡力是男子的義務;治理家務、謀求一家和樂和養育小孩是女子的義務」;「培養裝飾家庭的趣味,與其說是主人,無寧說是主婦的責任」。這樣強調男女有別的修身教育內容,直到戰爭時期才稍有轉變。

隨著戰爭局勢擴大,戰事逐漸吃緊,原本被要求「主內」的女性,開始被以「白衣天使」的美稱,動員到前線從事看護工作;而「貞淑」也不再是唯一的價值。學校裡,老師熱烈地訴說著「莎勇之鐘」的故事,報紙雜誌中則大力提倡「婦人報國」,溫婉的女性形象,搖身一變為「勇敢的女丈夫」。修身教育開始告訴她們,女性除了要學會保護家人、治理家務,也要能為國犧牲。

從具像的家庭母親,到擬化的國家母親,藉由日本時代的修身課程,如實呈現了當時倚賴女性,卻又壓抑女性主體的時代特色。

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附屬公學校,《修身科教育の革新》,臺北: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附屬公學校,1927年。
洪郁如,《解嚴後臺灣臺灣女性史――日本の植民統治と「新女性」の誕生》,東京:勁草書房,2001年。
周婉窈,《海行兮的年代──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》,臺北:允晨文化,2003年。
祝若穎,〈臺灣日本時代公學校修身科之德育與同化的取向研究〉,嘉義: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5年。
臺灣婦人社,《臺灣婦人界》(1934-1939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