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求學過程中,你、我可能都曾感受藝能科在升學主義潮流下,始終屈居邊緣科目的地位。不過,藝能科,在日本時代不僅曾經風光一時,甚至對於女子教育的起步,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到底這段時期的藝能科,到底都教些什麼,讓我們來一窺究竟吧!
日本領臺初期,社會仍沿襲清朝舊俗,對於女子教育普遍抱持保守的態度。面對種種根深蒂固的習俗與規範,總督府用來突破困境、招攬女子就學的方法,就是「技藝教育」。這個一開始藉以提振就學率的手段,因為極符合培育賢妻良母的教育目標,因此在整個日治時代,技藝課程始終居女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。
「技藝教育」包括裁縫、刺繡、家事、造花等課程,類似今日的家政課,但教授內容更為廣博深入,題材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。日治初期,因裁縫、刺繡與女性生活關係密切,正是「新娘必修手藝」之一。作為全島女子教育模範的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,聘請名師專門指導裁縫和刺繡,並舉辦學藝展覽會,展出各項精緻美麗的手藝作品,獲得了家長們的認同,並激起女孩們的向學心。而原本母女相傳,而無固定規範的刺繡與縫紉法,也開始有了「規格化」的趨勢。
藝術與生活總是緊密相連。1910年代中期,當纏足的習俗逐漸改變之後,服裝慢慢從傳統的臺灣服轉變為西服,附著在繡花鞋與衣袍上的傳統刺繡,隨之退了流行。從此,日本刺繡的圖樣漸漸被接受,轉為融合兩地文化的新刺繡文化。裁縫方面,也在1920年出現「日本化」和「西化」的傾向:一方面學校中所教的運針法,與服裝名稱,全數改為日本語;一方面也引進日本服飾和西服的裁製法。其後,配合社會流行風尚的轉變,1930年代西式裁縫已經躍為主流。
1937年,中日戰爭爆發,隨著皇民化政策的推行,總督府與日本民間也開始從精神面推廣穿著日用和服。加以,因應戰時體制,從「物資節約」的角度倡導改良西服或既有服裝。而學校的技藝教育,又再次成為是推動變遷的主要媒介。除此之外,日趨盛行的「奉仕活動」也深深地影響了技藝教育。女孩們在課堂上縫製「慰問袋」和「千人針」的畫面,屢屢被刊載在雜誌媒體中作為宣傳的題材。
日本時代的技藝教育,深受時勢與社會變遷的影響。回首來時路,走過兩個時代的女性,對於從前的技藝教育,常懷有深深的感念。對她們而言,從裁縫、烹飪到家事處理,這些鉅細靡遺的技藝課程,可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知識。
游鑑明,《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》,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,1988年。
瀧澤佳奈枝,〈日本時代臺灣的技藝教育──以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為中心〉,臺北: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5年。
作者不詳,〈公學校女生徒の裁縫問題〉,《臺灣婦人界》,卷4期11(1937年11月),頁20-22。